天才一秒记住【斋书阁】地址:zhaishuxs.com

“闯王,把牛先生、宋军师也请过来吧。”刘宗敏听清楚闯王叫他来的原由后,便出言建议道。

李自成想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可吴汝义还没接令,刘宗敏又道:“闯王,这个事儿瞒不住的,不如把汉举也叫过来,咱们一起好生议议。”

吴汝义看闯王点了点头,便大步退出行辕大帐安排人去召唤牛、宋、袁三人。

这边,刘宗敏看着高一功,问他:“一功,咱的军粮若是放开了吃,能得几日?”

“敞开了吃,怕是连五日都撑不到啦。”

刘宗敏又问道:“如按最低量配给的话,能撑得上十五日嘛?”

“能,这个我敢作保,若是再压缩限量的话,至多还可勉力支撑二十日。”

高一功先是做出了明确的保证,接着又提醒他道:“可至多十日,咱必要有所决断,或战或走,可不能再拖而不决嘞。”

李自成面沉如水,始终一言不发,刘宗敏看了他一眼,却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不论是战、是走,皆属十分重大的决断,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闯王、以及整个闯军的未来,即使如刘宗敏这般闯军中的二号人物,此刻也不敢轻下决断。

听到行辕内没了动静,吴汝义便适时走了进来,他先是给闯王、刘宗敏、高一功添了茶水,又安排人备了三个案几和座椅,也都放了茶碗。

“大元帅,是否给刘总爷同高舅爷弄些吃的。”

闯王看了一眼吴汝义,对着他轻轻摆了摆手,道:“你看着安排就好。”

…………

“只能打,不可退!”

袁宗弟率先开了口:“咱们这一边几十万人马,分散在近百里地界上,一旦退兵,恐途中多变故。何况对面的官军强悍,其虽说一直都在采取守势,绝不出营与我一战,可毕竟未显胆怯之色,军心士气皆在,若闻知我军退兵,又岂有不来追击之理?”

听了他的这番话后,几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闯王的行辕大帐内一时间再次安静了下来。

闯王李自成打破了帅帐内的平静,他道:“大家今日都畅所欲言,不论说得如何,今天但只说出心中所想,无论是对是错皆无妨!”

刘宗敏看了看牛金星,又瞅了一眼宋献策,知道他们从不轻易表露想法,很少先出言,便开口说道:“闯王,俺看汉举说的很是,如今这形势的确不好退兵,倒不是担心官军追击,只是咱们几十万人马聚在这里,如无功而返,又谈何争霸天下,统领群豪,行改换朝代之事啊!”

…………

他这番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闯军中的一众大将头目,皆在心中期盼着闯王能推翻大明朝廷,以九五之尊荣登皇帝宝座,开创出一个四海升平的新朝代。

当然,大家心中想的还多是自己拥从龙之功,创立新朝后自然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甚至以后几代人都无须再奋斗了。

可如今这股子信念不止出现在闯军大将头目心里,也别说各营军卒,就连那些被充作炮火的杂役、饥民也尽皆如此,他们倒是没怎么想从龙之功,毕竟作为闯军中的最底层,这从龙之功又怎会轮到他们头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织明》转载请注明来源:斋书阁zhaish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9万字
北雄

北雄

河边草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连载 984万字
顽贼

顽贼

夺鹿侯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历史 连载 379万字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历史 连载 1035万字
明末钢铁大亨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历史 连载 320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