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阁【zhaish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弑爱》最新章节。
第四十七章瓜田李下
贾阿姨的八卦言论在我心头久久徘徊,迟迟不肯散去。
我不太清楚贾阿姨想要跟我八卦的落脚点是什么,但是我隐隐感觉王总和马一鸣的关系并不一般。
其实出版社的社长王永年和马一鸣关系亲密,是一件正常的事,毕竟马一鸣事实上在出版社已经是在王永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虽说还有名义上的副社长,但是几乎马一鸣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像夏漫出版的事情,都是马一鸣直接一个人说了算的。
我不太懂马一鸣让自己的儿子认王永年做寄父的点是什么。
根据档案显示,马一鸣的儿子出生在马一鸣进入出版社后的第二年,那个时候的马一鸣还不是出版社的红人,应该够不到王永年的高枝。
我决定去马一鸣家悄悄看一看。
根据我拿到的地址,马一鸣的家在市中心的一个热门景点附近。
这个热门景点的来由据说是一名著名画家给取的雅号,景点的名字也是一个古代画家的谐音。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些知名画家陆续入住了这条街,从而使得这条默默无闻的小街道开始逐渐有了艺术的腔调。
后来到了二十一世纪,政府开始扶持,进一步加强创意产业的规划布局,便看中了这个位于市中心、又先天带着艺术基因的老街。
最为可贵的是,这附近的几条街道,虽然逐渐被开发出了商业的味道,但是老的居民依然居住在此,与这条老街的商业功能相互包容,彼此添彩且不排斥,各自安好。
这些住在老上海小阁楼上面的本地人,逐渐成为了这个商业景象的一部分,让很多外国游客,仿佛可以通过阁楼打开的窗,走进梦幻旧时光。
去马一鸣的家,颇费了一番周折。
打车去了那个著名景点,下了车还需要走一段长长的小巷。
我穿过卖奶糖的店、卖英国下午茶的店、卖咖啡的店、卖文创的店、卖国货之光的鞋店、卖白玉兰的小摊、卖鱿鱼串的小铺、卖手工旗袍的店、下午半懒洋洋晃荡半开张的酒吧,终于在一个青瓦墙后面看到了被爬山虎遮住了一半的门牌号码618号。
门口有一位大爷倚着一只摆着大大小小各种熊猫的摊位,正在点头打盹。
我正在犹豫着要不要打扰大爷的下午清梦,大爷的右眼皮先抬开了,左眼依然半闭着,似乎这样还可以让左眼睡一会儿。
“大熊猫,大熊猫,国宝大熊猫五十块一只,便宜卖了。”大爷开口犹如唱山歌一般唱道。
“不好意思,大爷,请问马老师住这边吗?”我轻声问,为我没有做他生意的心而感到抱歉。
“大熊猫要哇?要么便宜一点,四十块一只?”大爷接着睁开了左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