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特意这样制定,就是要让海军部拓展势力范围,最终建立起独立于大汉的军士实力集团,只是海军部要发展,只能依托大汉日益增加的人口,这同样是制衡。

大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庸之道,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战略,在大汉一统时,张易留下北方势力制衡吴国,在吴国内部还用海军部来互相制衡吴国政府,其实都是执行中庸之道,让所有人都不得偏离既定政策太远。

张易设想是,为了既定政策长远延续性,就不能让吴国出现一言九鼎的大人物,吴国也不会允许大汉重新回到皇帝独裁统治,所以吴国不管文武都有任期,岁数到了自动退休,现在连张易都主动退下来,还有谁敢恋栈不去。a

以后这个政策当然会扩大到整个大汉,除了皇帝,其他人都得照章执校

荀攸和张易同年,关羽比张易一岁,现在荀攸和关羽全在南海港口等着张易,送张易到珠崖后,关羽也会退休,然后荀攸回狮岛发展自己家族的产业。关羽已经把舰队提前移交给周瑜,到珠崖后,他就会留下来陪着张易养老。

一起去珠崖养老的还有张飞,典韦和王越等人,他们的家人现在都在张易的车队里。

这几人一直都跟着张易修炼凝气,当然希望能修炼到筑基,他们都是出身寒微,身后没有庞大的家族,他们这些人只要活着,就是给后代振心机会。

张易同样如此,他一心修炼就是为了能筑基,因为筑基后才能长寿,虽然不问政事,其实还会冷眼旁观,真有过不去的坎,他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对他们这些大人物来,长寿才是至关重要的,越是在战场上经历多了,越不想死。

前一阵派人寻访左慈时,却听左慈云游珠崖,去寻访毒蛇和巨蟒。随后张易就派人去益州找张鲁,问出张陵的筑基丹方子。

和汉仁帝相比,张易要直接多了,直接要求抄录原版,因为去的人是张文张睿兄弟,张鲁并没有多就给了,毕竟大家都是留地张氏子弟,虽然以前没见过面,感情上然就会亲近。

筑基丹的药材里有很多毒虫毒蛇,还有巨蟒的蛇胆,张鲁特意来信解释,这些都是张陵当初去珠崖岛抓捕来的。

刚好张易的退休地点就选择在珠崖,也没有再派人寻访左慈,反正等他去珠崖落户,迟早会和左慈见面的。

张易大型车队走郡过县,走走停停,到了南海郡后,因为发展较迟,行军速度更慢,有时候要在县城里等待半个月才能重新启程,所过之处留下一条宽阔的平坦商道。

现在海路已经通畅,内地的陆路也已经贯通,是不是通畅,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好不好走,张易亲自带着大车队走一趟。

如果不通畅他宁愿坐等。

这就是张易的风格,干脆直接,甚至有点赖皮,有点霸道,反正不择手段也要弄好的意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斋书阁【zhaishuxs.com】第一时间更新《试练东汉》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历史 连载 1035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战国:开局一块地

战国:开局一块地

衣见
开局一块封地,垦田地、修道路、炼钢铁、训精兵。无良公子:“土地、粮食、财货、美女……我全都要!”重生楚国,暴打秦国!
历史 连载 382万字
北雄

北雄

河边草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连载 984万字
首席御医

首席御医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
历史 连载 606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