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以前有副好嗓子,外出考察时,在草原上骑着马唱着新学的牧歌,吸引过不少牧民的驻足和叫好,也感动了苏筱晚许久,他那阵阵的歌声仿佛消解了家和国的边界,把她那份难以诉说的乡愁化作了耳边声声的悠扬,让她那飘荡得无处落脚的心难得地感受了一回生命里的踏实……,如今老张年龄渐长,但声音倒还如初,低沉着嗓子说起过往,仍是那么悠远又苍凉……
“其实,即使打十年前说起来,距离冯村遗址考古项目一期也有几年了,我记得那会儿我们所和B市考古研究所联合搞的二期发掘已经开展了两三年,两个所的人力和物力当时都投注在距离冯村百十公里外的一个半野外的工作点上。我算是冯村这个遗址项目的老人儿了,一期的时候就在冯村驻地工作,后来因为二期开工后,光初步测方就有二十多个,工作量特别大,而B市考古所那边提供的人手不够,所以我们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沈魏风,就是我们现在的沈所长,就跟当时的老所长顾岩章把我要走了,当然一起被要走的也不止我一个,还有原来一期管后勤的蒋组长和搞地质的宋研究员,特别是宋研究员,那次是临时从我们所南边的一个项目里硬抽调出来的,后来我们一起吃饭聊起来才知道,他俩能来不完全是因为沈队去所里要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舍不得冯村这项目,那两年他们在这儿工作,几个人处得有了感情,生死与共的,所以宁可放弃了那边项目负责人的名头,顶着压力也要来这边,宋研究员就为了跟着我们沈队干,他那正高的职称生生晚评了好几年,你们想这得是多重的情分!”
说到这里,老张缓了缓,又整理一下思路。
“说到这儿可能你们以为冯村项目二期差不多集齐了原来一期的主要负责人,但实际上我们所的这个团队还少了两个人,一个是副研究员吴大军,还有一个是当年的外请专家苏筱晚。但是,他们两个一个在一期结束时就去世了,另一个……,唉,就是那个外请专家,一个美国来的特别年轻的考古学女博士,在我们从冯村驻地撤走的当晚,因为意外掉下了悬崖,据说最后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不等两位老师从震惊里缓过劲儿来想接着追问,老张就示意他们等等,先听他继续讲:
“我们冯村这个项目其实是从烧了的这只石棺开始的,过程挺复杂,我就不多说了,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这个外请专家请过来为的就是这只棺,而她本人为了打开这只石棺也前后耗费了近两年的时间,中间还大量参与了我们后期的墓葬发掘工作,直到项目收尾她都一直坚持工作在一线,很是不容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斋书阁【zhaishuxs.com】第一时间更新《九零考古之手札》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