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沈括
沈括,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一生博学多才,成就显赫。他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医学等科学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沈括字存中,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的一个贵族家庭,祖上世代为官。父亲沈周曾先后在泉州、开封、江宁(今江苏南京)等地为官。沈括也随父赴任,游历南北各地,增长了不少见识。这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出生官宦家庭,但父亲对他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他像其他官宦子弟那样,不务正业,横行一方。因此沈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沈括天资聪颖,记忆力奇佳,书看完一遍就能记之七八。14岁时,他已把家中丰富的藏书读完,作诗赋词的才华也显露了出来。23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逝,他只得在江苏沭阳县谋了一份主谋的差事勉强度日。
1063年,沈括中了进士,步入仕途。1072年,沈括被朝廷任命为太史令兼管司天监。司天监是专管天象历法的机构。沈括上任后勇于打破旧有传统,敢于创新。他每天亲自观察天象,并进行详细记录。为了提高天文观测的准确性,他对当时的三种主要观测仪器——浑仪、圭表和浮漏所产生的误差及其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后来又为了配合王安石的变法,积极主张修订历法,使其更加科学、准确。不仅如此,他还对当时腐朽的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罢免不称职的人员,吸收有才干的新鲜血液。其中破格录用平民出生的天文学家卫朴主持修订历法工作,被后世传为美谈。
卫朴是楚州(今江苏淮安)人,出身贫寒。但从小就刻苦学习,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最崇拜的人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他每天晚上坚持看书到深夜。为了节省灯油,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久而久之,视力严重受损,到30多岁时双目全部失明了。但他以顽强的毅力锻炼出超凡的记忆力,还练就出了异乎寻常的手摸筹算的本领。
卫朴对天文历法有着很深的研究,即使在失明之后还不忘学习历法,每天让人读书给他听。当时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能超过他的举国上下难觅第二人。在当时,他就能通过心算去推断日、月食发生的日期。旧的历书上说1068年7月15日将会出现月食,可是卫朴经过推算后发现这一天根本不可能发生月食,并把他的这一结论报告给了司天监的官员。司天监的官员们当时并不相信,但后来的事实是7月15日那一天果然没有发生月食,卫朴由此在司天监名声大振。
沈括上任后,听说了卫朴这个人在天文学上的才能,就决定亲自去拜访,当面考核他,以确定修订历法的人选。相见之后,沈括直奔主题,让卫朴谈谈对旧历法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天文观测工作。卫朴背诵了旧历书上的一些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评述,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道明如何改进。卫朴对历书如此熟悉,沈括深感惊讶,心中暗暗高兴。但他对卫朴的计算能力表示担忧,因为卫朴只不过是一个盲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国医》《从行星总督开始》《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三零中文网】【科技流小说】《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斋书阁【zhaish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