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琅琊榜 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斋书阁】地址:zhaishuxs.com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江淮地区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也已经盛花,地处大江南北的江淮郡和江北郡,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做为决心以中庸之道,绝不出头为此世立身之本的苏洵而言,出名对他来说太过残酷。
自从苏洵得知自己声明远播后,苏洵就感觉人生黑暗了。
这不是矫情,这是苏洵的生存之道,苏洵连自己居住的山中庭院名字都不起一个,就是因为害怕名气。
前世苏洵是深知名气越大,麻烦越多,名气越大越危险的道理,前世多少名人大V,网红主播,都倒在了名气大这上面,家族名气大,别人会忌惮你,个人名气大,别人会关注你。
若是“德不配位,则必有栽秧”,名气大就得有足够的德行,就像苏洵前世被称为在世神农的那位圣人,那是名气再大也是没事,因为他老人家“德”早就大过了“位”,可谓是万家生佛,被历史书铭记历史的人,对整个人族都有大功。
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德不配位的存在,应该是没有一个好果子的,苏洵自认为自己三观或许不差,内心深处有时还有些伟光正,有着浓郁的责任感,但要是论德行怎么样,那肯定是有一些底线,但是大德行现在应该是没有的。
论功绩,或许对苏家有些,对人族来说,做为苏家嫡长子,苏洵衣食住行不能说纯民脂民膏,功绩那也肯定是凉凉,不过上次看到诡煞杀死如此多的人,苏洵也曾想过如果有机会,必要护得一方安宁。
但是古人说的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苏洵认为自己或许不穷,但是达也算不上。
刚刚晋升世家的苏氏,虽然在这江淮郡算是有了些实力,但是晋国天下三十六郡,只能说苏家刚刚脱离了世家底层。
自己也不是苏氏东房家主,最多只能算是未来东房家主。
能护着自己家活着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未来能掌握苏家,或许也能护得西岭山周边安宁,
因为苏家晋升世家,算是彻底踏入了世家的圈子,所以苏洵也特意了解了一下晋国的朝堂圈子。
这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自从知道大伯苏邕小儿子叫苏长梅,并在三岁时在江北金陵出事丢失后,苏洵就一直害怕,这个世界可能会有“琅琊榜”的影子。
因为太巧了,既然这个晋朝能出现陶渊明并蒂,也就有可能乱入琅琊榜。
而苏洵了解到的晋朝朝堂局势,帮苏洵基本确定了这件事。
苏洵了解到在这个超凡晋国,如今心境修为最高的几人中,便有当朝太傅七品国治境的黎崇,也有隐居家族不愿出仕的陶渊明,谢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将》《空想具现的大贵族》《北齐怪谈》【笔趣迷】《病案本》【侠客中文网】《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小黑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