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催婚 (第1/2页)
斋书阁【zhaishuxs.com】第一时间更新《诸子千家世家门阀之苏氏子》最新章节。
不过不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要以发展政策为根本才能持续壮大自己,军队服务于政策就是这个道理。
明朝做为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存在,也是江淮人,朱元璋原名叫做朱重八,小时候不过是地主家的放牛娃,因为家族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
家人饿死后,朱元璋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
后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制,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创业时曾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升这三个计策从战略上提出了创基立国的政策,朱元璋之所以在龙凤十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
而苏洵认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条创基立国的国策,缩小后也很很适合现在的苏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巩固根据地防守,储备充足的粮草,不先出头称王,避开群雄的矛头,抓紧时间蓄积力量,后发制人,争霸天下”。
“高筑墙”是包括外交的对外防御。
“广积粮”是包括不小于兵力,资源,地盘,武器,铠甲,后勤的实际实力扩大。
“缓称王”就是低调,不出名,不做最亮的那个崽。
不光不做正数第一,倒数第一也不能做,不然就会有人来主动欺负你夺取资源,到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泥,或许更麻烦。
为什么老老实实的人经常会被欺负,反而调皮捣蛋的没人敢招惹,就是因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柿子专捡软的捏,此为人心。
苏洵认为只要苏家按照,“稳,准,狠,猥琐发育不去浪,低调做事,乖巧做人,该出手就出手,能使坏就使坏,躲在草地开透视,躲在屋里用穿墙。”
这几条行事,那么相信自己和苏家在这个危险的世界,必能暂时护得自身安全。
在加上自己天生的识人之明,苏氏也必能趁机积蓄资源,累实根基,然后蓬勃发展,甚至达到最后的“缓称王”也不是不可能,想到这,苏洵感觉自己好像是有些飘了。
不过明太祖朱元璋都认同的,“发展”之道,只要做的比他还稳十倍,苏洵感觉应该就错不了了,如果还能出什么意外,那就是天要亡苏洵,苏洵不得不信命而亡了,尽力而为,听天由命,就是这个道理。
未来发展和军事的战略考虑完了,下面就是具体战术了,战略是大方向,战术就是具体操作。
对于苏洵本人来说,第一就是以两仪军阵掌控苏家军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