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尼山书院 (第1/2页)
高中语文课代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斋书阁zhaish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亚圣孟子曾经说过:“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第一句便讲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由此可见儒家对于德行的看中。
儒家所有思想都出自于“仁”,若能理解了“仁”,便可称之为大儒,儒家修行之路也将一路平摊。
若是“仁”理解不了,也可以理解“义”。
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孔子教“仁”,孟子教“义”,只要把道义做到了极点,那么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极至。
理解“仁”,需要天性,理解“义”需要勇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