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斋书阁zhaish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方觉得这一路可真是涨了姿势,冯毅贤先是带着众人前往地下更深处的磁悬浮隧道(专用),之后又换乘了一架外型好似蜻蜓的飞行器,来到了眼前这个看不懂,但明显更科幻的大家伙的面前!
与何方不同,其他六人可不是休眠了百年的老妖怪,熬的最长的也就是休眠了9年的狄帅,像最短的康平,今年才是休眠的第3年,但无一例外,均被眼前的大家伙镇住了!
眼前震撼众人的东西可不在乎你休眠了几年,更不分公母,包括谷岚(女)在内的七人都被这个大家伙惊的说不出话,谁说机械只是理工男的浪漫,只要家伙足够大,是个人都震惊!
平流层里不要钱的阳光尽情的打在她逐渐显露的黑灰色外壳上,尽管蜻蜓与她还隔着些距离,也不耽误众人看清她那棱角分明的线条,这是一艘目测长度得有数千米的巨大...嗯飞船?何方实在是想不出词汇来形容这个体型的东西!
这东西既不像他印象中漫威的某不科学航母,也不像他休眠前还仅存于纸面上的鸾鸟,更像是科幻作品里描述的飞船,她外形酷似一枚导弹,前端头部是三角方锥,船身顶部平坦,平坦处有很多小的方块形状突起,以她的体型来看,这些突起上怕不是可以停五六架何方那个年代的战斗机!
平行于地面的两侧伸出很大的像是“翼展”一类的东西,翼展形状方正,两边的翼展上各有四个很大的洞;
尾部均匀的分布着,围绕她身体的6个斜翼装置,尾端阵列排布着许多推进器一样的东西,整体来看,如果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很大,很酷,很霸气!
康平:“冯哥,这是...我们国家的东西吗?我只是休眠了3年啊!”
苗鹏:“如果我没记错,这东西是月央计划里的应龙?这玩意不应该是图纸吗?实物竟然已经造出来了?”
冯毅贤有些自豪的讲:“这就是应龙,当然是我们的,这已经是第三代空天航天器了,你们叫飞船也可以,这艘已经列装快10个年头了!”接着他又说:“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这个项目就在应龙上进行!”
众人张大嘴巴,极度吃鲸!你能想象航母还能够制霸海洋的年代,忽然一群普通民众将要被带到鸾鸟上去参观那种心情吗?众人就是如此!先不管这个基因改造项目的成功率是多少,具体目的是干嘛,这实验的比格反正是被拉满了!
应龙,是华夏第三代多功能航天器,其舰长2630米,宽320米(不算层内辅翼,辅翼出逸散层前要收回舰体内),高258米,整舰依靠核聚变与太阳能驱动,其对华夏在全球的气象研究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一般她的任务范围都是同步轨道以外的外太空与月球附近!
舰体动力分三种,一种大气层内电磁空气压缩发动机(辅翼上的8个大洞),说白了就是没有叶轮的大风扇(戴森:?),在层内为应龙提供主要的升力与推力,这些窝喷口可以沿纵向轴360度旋转,实现层内的飞行姿态的灵活多变,单靠这种动力,层内只能维持半马赫左右的航行速度;
第二种动力为电磁脉冲辅助动力,这种低温粒子推进装置遍布整个应龙外部,层内不会使用,出了大气层也只是调整方向用的;
第三种动力为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推进火箭VASIMR,这是冲出大气层摆脱地心引力与外太空航行才会用到的,列装的VASIMR已经是华夏研发的第四代发动机,其极限压缩温度超过了千万摄氏度,转换成的动能可以轻易的把应龙这么个大家伙在太空中加速到6-8倍第三宇宙速度(100KM/S)!
全舰采用最先进的航天合金外壳,可吸收少部分各类宇宙射线与动能冲击,还能将其低效的转换成能源储存,耐高低温,耐腐蚀,涂层能极大的减少雷达反射(当然体型在这里放着,再加上八个大风扇,层内一般只能停在南北极上空),整舰可以光学隐身;舰体内隐藏着36条电磁推力跑道,这些跑道联通着舰体内部的9个大仓;
舰体上部平整处有电磁减速跑道与隐藏的近千吨荷载的飞机电梯(何方看到的那些突起),可对多种不同型号飞机进行多途径回收;平滑的外表与一体成型的技术让人无法单从外形上判断,舰体是否有隐藏的武器系统,但想来这么先进的玩意多少是有自保能力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