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二月,外头的天还带着些寒气,县试就要开始,这一次,闵右之也要下场考试。
仪景县算是个大县,闵右之根据此处风土人情推断,此处似乎和她前世出生的西南大山里相隔甚远,应该是在后世河南附近的模样。
可她来到这个朝代至今,不论是年号还是史书,都与自己前世所了解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同,以至于之前看的穿越小说里剽窃古人智慧这样的小聪明根本没法子用。
毕竟历史不同,再则闵右之有自己的骄傲,她这些年根据前世应试教育的方法来鞭策自己,也许她不能和旁人文人书生一样出口成诗,但单轮考试,她有自信,自己不会差。
仪景县距离京城不是很远,快马也就四五天的距离,又兼之近几年宫中对人才选拔十分重视,所以各处知县也对科考十分重视。
而仪景的知县也很是给力,前朝帝师吴老先生告老回乡之后,他硬是厚着脸皮几顾茅庐,劝说吴老先生发挥余热,来到了本县的书院里坐镇,再借着吴老先生的名头请来了不少闻名的先生。
是以,仪景县的四海书院,引得附近几个县城都趋之若鹜,而因着四海书院,仪景县成了远近闻名的“秀才县”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地儿吧,升学率很高,故此,每年慕名而来的学子络绎不绝。
当然,闵右之此刻自然是没有进去的资格,四海书院明文规定,来报名的学子至少得是童生,再通过入学考试,才有资格入学。
县试之前,闵右之去看了看四海书院,来往学子络绎不绝,都着青衫,她现在才八岁,当然,她不止一次嫌弃自己长得太慢,只求自己长得再快一点,再高一点,好为几个姐姐撑起一片天。
虽然这个时代在闵右之熟知的历史上无法考证,但科考的流程似乎是一样的,像闵右之这样白身一个的要先参加县试后是府试,府试过后才有参加院试的资格,过了院试之后就有了秀才的功名,这才是读书迈进的一小步,往后还有乡试,省试,殿试,才能入朝为官。
二月初八这日,闵右之由徐氏送进考场,两个姐姐伴其左右,放眼望去,考场外头竟只有她年纪最小,徐氏拉着闵右之,细细交代一些考试时要注意的事项,末了又道:“你年纪还这样小,不必思虑太多,万事有母亲为你顶着,安心去考,若不成咱们明年再来,右之啊,你今年才八岁呢。"
闵右之乖巧应了,二娘子这时探出头来,将一个做好的平安符递给她,三娘子也递她一篮子各式点心,二娘子捏捏闵右之还有些婴儿肥的小脸:“小郎太老成了些,快笑一笑,二姐知道,区区县试,对我们小郎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三娘子也伸手摸摸闵右之的头顶:“三姐姐给你做的点心,可要记得吃,等从考场出来了,姐姐再给你做芙蓉糕。”
闵右之抿嘴一笑,有些细长的丹凤眼飞扬起来,奈何小脸不论她怎么锻炼,都还是肉呼呼的,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书生,倒像个小狐狸,她接过两位姐姐亲手做的礼物,坚定道:“必不负家人所望。”
说罢便转身走进考场,二娘子看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小郎到底还是太老成了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斋书阁【zhaishuxs.com】第一时间更新《女首辅的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